作者:zirunoilz  发布时间:06-14  阅读数:0  
一、防锈油的核心配方设计
防锈油的性能取决于基础油与添加剂的协同作用,常用配方结构如下:
1. 基础油(70%-90%):矿物油(如ISO VG32)或合成油(聚α烯烃)作为载体,黏度影响渗透性与成膜厚度。
2. 缓蚀剂(5%-15%):石油磺酸钡(JIS K2246推荐添加量8%-12%)是主流选择,对钢铁防锈效果显著;胺类缓蚀剂适用于有色金属。
3. 辅助添加剂:
- 成膜剂(3%-8%):氧化蜡或聚异丁烯增强油膜附着力;
- 抗氧化剂(0.5%-2%):二叔丁基对甲酚延缓油品老化;
- 消泡剂(0.1%-0.3%):甲基硅油避免搅拌时产生气泡。
*日本公开专利(JP2018058703A)*显示,其环保型配方中采用菜籽油基(占比40%)替代矿物油,并添加钼酸铵(2.5%)提升耐盐雾性能至200小时以上。
二、工业化生产流程与关键控制点
1. 原料预处理:基础油需过滤至杂质含量≤0.01%(GB/T 511标准),加热至60℃降低粘度。
2. 混合搅拌:
- 按顺序加入添加剂,缓蚀剂需在80℃下缓慢加入以防结块;
- 恒温搅拌2小时(转速200rpm)至完全溶解。
3. 质量控制:检测运动黏度(40℃下28-35mm²/s)、酸值(≤1.0mg KOH/g)及湿热试验(钢片30天无锈蚀)。